創立只有五年 畫廊怎進Art Basel?

March 22, 2024 06:00

藝壇人人都知,新畫廊要進Art Basel不容易,有香港畫廊申請了幾年都不獲批,被問自己對藝術有何貢獻云云。台灣亞紀畫廊2018年成立,才幾年歷史,今屆將首度來到Art Basel Hong Kong,它是怎麼做到的?創辦人黃亞紀從前做過藝術編輯,做過策展人,她坦言,其實自己最初是想做藝術家的。她說,辦畫廊是她唯一懂得做的事。

TEXT BY 何兆彬 (部分相片由亞紀畫廊提供)

最初想當藝術家

「確實,Art Basel是蠻難進的。」黃亞紀說:「我覺得他們是看計劃書(Proposal),看一個畫廊過去展覽的質素。Proposal是重要的,因為我們的Proposal跟畫廊的展覽是連動的。」連動的意思,是一貫的。亞紀成立五年,一開始就專攻戰後藝術家,幾年之間,涵蓋超寫實主義藝術家陳昭宏早期作品、第一名華人前衛藝術家李元佳、戰後台灣重要藝術家陳庭詩、日本傳奇「挑釁」攝影師中平卓馬、森山大道、日本女攝影師石內都、物派領銜人物菅木志雄。亞紀過去幾年的工作,特別讓人印象深刻的,是深入挖掘幾個台灣藝術家的創作生涯,要大眾了解他們的藝術成就。畫廊目前只簽了17個藝術家,其中30%是台灣人,30%來自日本,20%中國,20%來自歐美。日本藝術家比例不少而且很多攝影師,原因是黃亞紀曾在日本留學,日文流利,她研究攝影藝術,對此特別熟悉。

黃亞紀在台大社會學系畢業,後來才念藝術,她坦言,其實自己最初想當藝術家但父母不同意,所以自己先去念社會學系,「其實我念完社會學曾做了三年藝術家,結果發現很難!藝術家需要天份,我真的不夠天份。當藝術家的同時,我替雜誌寫稿,發現了自己能寫作,也能做策展,所以慢慢轉型了。」五年前決定創辦畫廊,她說是因為發現,像她這個身份(策展人/撰稿),要生存真的很辛苦,「除非我進入美術館工作,但我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在美術館裡面工作的人,所以才進到別的畫廊工作,我開始對藝術市場有興趣,後來發現我可能只會做這個,所以開畫廊的原因,是發現我只會做這件事,不會做其他事!」

你知不知道林風眠?

她一早計劃好畫廊成立五年,就申請進Art Basel,慢慢向國際化發展,但疫情把她的計劃打亂了,「本來希望五年內,藝術家增加到20-30人,但因為疫情,沒法Studio Visit。」她說:「畫廊前五年還比較容易,但到第五年、七年、十年是三個重要關卡。台灣是一個比較小的島嶼,市場比較小,我們希望把他們推到國際上,讓更廣泛的人和機構認同他們,畫廊和藝術家的生涯才能夠延續。」將台灣本土藝術家推到國際,任重而道遠。

亞紀畫廊重點研究幾位戰後台灣藝術家,這個方向背後有段歷史,她本於台大社會學系畢業,後到日本攻讀視覺傳達學系,再到了紐約進修,「其實我對歐美跟日本的藝術史,原本是較熟悉,回到亞洲,我在上海的畫廊工作,當時我老闆問我:你一天到晚研究西方,你到底知不知道林風眠、吳大羽?我其實蠻震驚,就是我一直在研究外面的東西,沒有研究自己的東西。」

她開始思考,有沒有是跟自己更近一點的年代,或者跟自己地緣關係更相近的藝術家,因而開始研究亞洲戰後藝術家,包括陳庭詩,「這些藝術家,可能過去曾經是從中國渡海到台灣,也有一些從小在台灣長大。」於是,成立亞紀畫廊時,她定下三個方向,一是她熟知的日本攝影,二是六十年代以後的華人藝術家,三是年輕藝術家,這些藝術家大都在八十年代出生的。黃亞紀的做法其實也是參照了歐洲的「藍籌畫廊」做法,只是規模比較小。

把台灣藝術家推到國際

她着力推廣陳昭宏、李元佳、陳庭詩這幾位戰後藝術家,多少也有點使命感,「隨年紀越來越大,對藝術史更有興趣,「其實前兩天才有一個英國學者,準備做一個關於亞洲幾個島嶼的展覽,他們就對台灣非常有興趣,可是他發現台灣歷史的東西,幾乎沒有英文可以查,所以他只好到這裡,跟我們借了很多東西。這也會讓我覺得我的工作很重要!因為這方面的歷史,書寫的人少,寫英文的更少。另一方面,在藝術史和藝術市場的價值系統裡面,它是被低估了的東西,對新晉的藏家來說,會是很好的起點。」

黃亞紀說要把台灣藝術家推到國際,不只是說說。「說實話,並不是所有的藝術家都有可能達到真正的國際化,歷史跟最後有價值的東西是有差距的,有價值的東西包括他是不是第一個、是不是獨一無二、是不是在西方已經得到美術館的認同,所以陳庭詩就是一個。他在六十-七十年代從聖保羅雙年展開始,一直獲得西方認同,因為他有非常高的東方美學,受西方現代主義影響後,變成很具有獨特性的抽象形式,現在我們只是幫他再重新回到國際舞台。另外,最近牛津大學美術館有做一個李元佳的展覽。被美術館認可的藝術家只有少數,我們都是以這個標準去推薦給藏家!」

亞紀畫廊
Art Basel Hong Kong展位:「亞洲視野」展區
地點:香港會議展覽中心-灣仔港灣道1號